在大力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培育渔业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指引下,一座位于泉州市南安码头镇的现代化锦鲤养殖基地正以其充满活力的发展步伐,成为全市渔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曾经闲置的荒草沼泽地,如今已崛起为年产值突破1500万元、利润率超25%的高端锦鲤繁育标杆,充分展现了工厂化养殖模式在现代渔业发展中的强大生命力。
盘活闲置资源,打造工厂化养殖示范样板
川洋锦鲤养殖基地的建设发展,是泉州市优化渔业空间布局、推动资源高效利用的典型范例。基地通过流转80余亩荒草沼泽地,克服土地条件复杂等困难,建成标准化养殖大棚、鱼塘鱼池集群,形成约2.6万立方养殖水体规模,实现了土地资源从“闲置”到“高产”的华丽转变。这种利用非耕地区域发展高端水产养殖的模式,为全市渔业空间拓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科技创新驱动,培育渔业新质生产力
作为工厂化养殖的先行者,川洋基地将科技创新融入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在品种培育上,引进优质种鱼并通过基因改良培育优良品种;在养殖模式上,建立生态循环系统,实现养殖废水资源化利用;在管理方式上,研发专属饲料配方,建立“锦鲤鱼档案”数据系统,为精准养殖提供支撑。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使锦鲤成活率与品质稳居行业前列,更形成了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
产业结构优化,拓展渔业价值空间
川洋锦鲤基地突破了传统渔业局限,构建了集繁育、养殖、销售及休闲渔业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一方面,年繁育优质锦鲤超100万尾,覆盖主流高端品种;另一方面,持续创新服务模式,为高端别墅、星级酒店、大型商场提供定制化锦鲤景观服务,推动产业从“生产型”向“服务型”延伸。这种产业结构优化实践,是泉州推动渔业从单一养殖向多元业态转型的具体体现。
赛事品牌双轮驱动,提升产业影响力
川洋锦鲤在“统一杯”厦门锦鲤若鲤大赛、海豚超级杯全国锦鲤公开赛等专业赛事中屡获殊荣,以过硬品质打响“川洋”品牌。同时,在政府部门推动下,基地与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水产良种繁育、病害防控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了政企研协同推进产业升级的良好格局。
前瞻规划引领,绘制产业发展新蓝图
面向未来,基地已制定清晰的升级规划:二期工程将新建3500平方米智能化工厂养殖大棚,引进AI水质监测系统,打造全国锦鲤规范化养殖标杆;三期工程计划开发锦鲤主题文创产品,打造“锦鲤+民宿+康养”生态园区,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此外,基地还将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增收,举办锦鲤文化节扩大品牌影响力,开展“锦鲤进校园”科普活动,构建全方位产业发展体系。
川洋锦鲤养殖基地的发展路径充分体现了泉州市渔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展现了工厂化养殖在现代渔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为全市培育渔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各项规划的落地实施,这个年轻的基地必将在泉州渔业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续写更加精彩的篇章,为福建渔业现代化贡献更多泉州智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16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