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在崇武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举行砗磲制品移交仪式
时间:2025-10-20 09:50 浏览量:

  10月16日,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在崇武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举行罚没砗磲制品移交仪式,将执法收缴、专业处置与科普教育三个环节有效衔接,形成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完整工作链条。

  此次移交的砗磲制品包括原贝壳80个及加工制品5个,总重约1200公斤,均为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砗磲作为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全部9个种类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保护范畴,禁止非法捕捞、交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未经批准的出售、购买、运输砗磲及其制品行为均属违法,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此次移交的砗磲原贝壳及制品,经专业鉴定涵盖不同规格的原料及雕刻成品,均为执法过程中依法查扣的涉案物品,其移交处置流程严格遵循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罚没水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接管和处置工作》相关规定。

  仪式现场,移交方、接收方与见证方共同签署交接文书,明确后续处置路径。崇武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将对部分可修复制品进行技术处理,作为崇武海洋科普馆核心展品陈列,在面向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开展沉浸式科普教育的同时,也为海峡两岸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合作提供实践参考。

  在移交仪式现场,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同步开展“守护海洋瑰宝”主题展,通过实物展示、VR互动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海洋生态保护知识。现场设置咨询台,发放《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共建和谐美丽家园》宣传手册500余份,并就《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条例》中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条款进行重点解读,提升公众法治意识与保护共识。

  此次交接是泉州市“蓝盾2025”海洋生态保护专项行动的重要成果。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将持续强化与公安、市场监管、海警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构建“海陆空”立体化监管体系,对非法捕捞、交易水生野生动物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同时,呼吁社会各界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积极举报违法线索,共同守护海洋生态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