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保护专题报道③】全民护海,凝聚合力,共绘人海和谐新图景
时间:2025-08-01 11:43 浏览量:
  近年来,泉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统筹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扎实推进科学增殖放流、渔业生态养殖和海洋执法监管,走出一条“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之路。

  “泉州海洋”公众号推出海洋生态保护专题报道——《泉州:多措并举共护“安澜”,让江河湖海“年年有鱼”》,通过三个篇章讲述泉州如何统筹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下面,请看第三篇章《全民护海,凝聚合力,共绘人海和谐新图景》

  “海洋资源保护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杜先华表示,“只有凝聚全社会力量,培育‘全民爱海护海’意识,海洋生态保护事业才可持续。”

  2024年9月26日,一只在泉州南安水头滩涂搁浅的雌性中华白海豚,在经过40天、30多名救助人员、24小时不间断看护救助后,顺利康复,被放归入海。

  这是福建省首个、全国罕见成功救助中华白海豚的案例,也是泉州乃至福建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守护蓝色海湾的生动见证。

  近年来,为更好地救护水生野生动物,泉州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多方联动,精准施策,聚焦“救助行动”“宣传教育”“污染治理”三大主旋律,共谱人海和谐新乐章。

  组建专业保护队伍。2022年9月,泉州欧乐堡海洋王国乐园获批设立省级水生野生动物救助站。自成立以来,已累计救助柏氏中喙鲸、绿海龟、抹香鲸、瓶鼻海豚、江豚、齿瘤喙鲸、中国鲎等珍稀水生野生动物8种,繁育瓶鼻海豚、白鳍鲨、赤魟鱼等15尾,小丑鱼、水母等200余尾,填补了泉州专业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空白。

  同步创新宣教模式。打造“党建+海洋科普邻里中心”,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海洋科普活动32场,覆盖群众1.2万人次,把海洋科普教育服务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延伸到基层一线。

  加强渔船污染治理。在全市大中型渔船全覆盖配置垃圾回收桶和废油回收桶,让“垃圾不落海”成为渔民行动自觉。近三年,泉州重点养殖海域的主要污染指标呈下降趋势(其中,石油类含量下降22.0%,无机氮下降6.2%),水质逐年向好,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在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精心谋划下,在爱心人士、学校、企业家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下,一张参与人数众多、保护方式丰富、行动深入持久的“全民爱海护渔网”正全面铺开,凝聚起全社会“共护海洋安澜”的澎湃力量。

  从资源养护、生态修复,到产业转型、绿色发展,泉州正逐步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未来,泉州还将继续深入探索人海和谐发展新路径,让这片蔚蓝家园真正造福子孙千秋万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