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协同推进省级九大特色品种超百亿元全产业链培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来源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时间:2016-05-05 11:32 浏览量:

各县(区、市)、泉州台商投资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局机关各科(室)、局属有关单位:

省海洋与渔业厅计划在“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大黄鱼、石斑鱼、鳗鲡、对虾、牡蛎、鲍鱼、海带、紫菜、海参等九大特色品种超百亿全产业链(简称“百亿产业链”),为协同推进省级九大特色品种超百亿元全产业链培育工作,加快推进我市相关产业发展,根据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推进九大特色品种超百亿元全产业链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海渔〔2016〕59号,结合我市渔业发展实际,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围绕我市鲍鱼、对虾、牡蛎、紫菜4个重点特色养殖产业,着力技术创新,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种业、养殖、加工基地;着力市场培育,打造特色品牌、搭建融合平台;着力监督管理,提升质量安全水平;着力产业融合,全面打造从苗种、养殖、加工、流通、品牌等全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益,促进现代渔业持续快速发展。

2016年,鲍鱼、对虾、牡蛎、紫菜等4条特色品种全产业链产值比增10%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构建现代种业体系

围绕我市主要养殖品种鲍鱼、牡蛎、紫菜和对虾,加强体系创新新品种开发、良种选育和苗种繁育的创新能力建设。利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进行遗传改良,建立有效的良种繁育体系,同时建立健全有特色的、多层次的苗种繁育体系,逐步实现良种培育标准化,苗种生产规范化和产业化。重点推动晋江福大鲍鱼水产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合作开展鲍鱼的遗传育种中心项目建设纳入省级种业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加强SPF南美白对虾、西盘鲍、绿盘鲍、“闽丰1号”、“申福2号”坛紫菜、泉州金牡蛎等良种繁育推广。

(二)建设标准化养殖区

优化养殖布局,在鲍鱼、对虾、紫菜、牡蛎等4大品种的主产区建立标准化养殖集聚区,并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重点扶持4大品种的设施养殖基地建设,建成一批高标准、现代化的养殖池塘、工厂化养殖和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基地。建设晋江市金井石狮永宁对虾养殖基地以及深沪湾、大港湾贝类养殖基地推动西盘鲍、绿盘鲍、金牡蛎等新品种繁育推广巩固泉港“万亩藻类”养殖工程,大力发展惠屿岛、后龙湾海域藻类养殖规模,全面推广“闽丰1号”、“申福2号”等坛紫菜新品种养殖及浮球式养殖设施,逐步形成品种互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通过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每个品种养殖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快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一批可看、可学、可推广的典型。

(三)培育加工产业集群

扩大冷链规模,支持企业开展水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现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与上下游产品优化配置,促进4大特色品种其养殖、加工、流通的融合发展。支持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开发水产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推动养殖产品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加工、及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引导企业增资扩能,更新技术装备、提升加工工艺,提高水产加工品的附加值,实现产业优化升级。规划惠安现代化贝类加工园区,依托惠安丰富的牡蛎、鲍鱼资源,引进贝类生产加工项目继续做大做强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阿一波、力绿、美味强、三源、亲亲等龙头企业为主的安海、东石等紫菜加工产业群规划紫菜加工园区建设,建立园区综合服务平台,提高紫菜生产合作程度,构建园区品牌

(四)打造特色品牌

实施品牌战略,强化品牌培育与宣传推介,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信誉度,推进全产业链品牌运作,实现产业品牌化。与泉州晚报等媒体合作,加大对“泉州金牡蛎”、“晋江紫菜”等特色品牌的宣传力度,引导水产企业争创地理标志商标、中国驰名音标、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打造区域性渔业品牌,拓展品牌市场影响力,力争到2020年,我市鲍鱼、对虾、紫菜、牡蛎4品种形成品牌效益明显的全产业链

    (五)发展“互联网+”现代渔业

    借力互联网技术,推进互联网+”现代渔业发展模式引导加工企业以现代的电子信息、智能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水产品加工,全面推行“互联网+”的水产品电子商务。支持市海洋产业与福建“鱼多多”“找鱼网”等水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拓展营销渠道。鼓励渔业企业组建专业电子商务运营团队和平台,或在淘宝、京东等建设门店,开启渔业电商时代。

    (六)强化质量安全监督

    围绕鲍鱼、对虾、紫菜、牡蛎品种养殖,大力推广“生产可控、生态安全、环境友好”的健康养殖标准化生产。一是强化投入品监管,采取宣传、培训、示范、执法检查等有效措施,引导和督促水产企业按照标准组织生产、规范投入品使用。二是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逐步将规模化的鲍鱼、对虾、紫菜、牡蛎养殖企业纳入省、市级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企业,扩大追溯企业覆盖面,强化水产品质量监管。三是强化水产品中禁用药物残留快速检测,确保养殖水产品抽样监测合格率不低于97.5%。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局成立相应的“百亿产业链”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局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局机关科)、局属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组织、协调、推动“百亿产业链”培育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有条不紊、扎实开展、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二)落实项目带动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围绕“百亿产业链”,指导帮助企业策划生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建立项目储备库。充分利用中央和省、市级海洋经济发展资金、现代渔业发展资金等专项财政资金,优先支持鲍鱼、对虾、紫菜、牡蛎品种的苗种、养殖、加工、流通、品牌等全产业链条的项目建设,建成一批“可看、可学、可推广”的高标准养殖区、精深加工生产线、冷链物流园区等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三)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宣传“百亿产业链”培育工作的新亮点、新成效,扩大全产业链的影响力。组织相关企业参加“福州国际渔博会”“波兰(福建)农产品交易会”等商贸交易平台,,拓宽渠道、扩大市场占有率。积极主动宣传地域性品牌和企业培育的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等,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四)强化责任落实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按照“百亿产业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分工,明晰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经常性的组织召开工作会议,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保障相关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百亿产业链”的培育工作于推动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的意义重大,各单位要加强重视,加大推动力度,确保培育工作取得实效。沿海县(区、市)、台商投资区请于2016年每季度末汇总上报2016年“百亿产业链”季度工作进度表(附件1),于年底前报送工作总结。

 联系人:渔业科  林燕梅

 电  话:22281302  13489872423   yyk22283263@qq.com

 附件:1.2016年“9条百亿产业链”季度工作进度表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2016年55

 

 

 

 

抄送:省海洋与渔业厅 


附件1

 

 

 

 

 

  2016年“百亿产业链”工作进度表

填报单位:   市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9条百亿产业链”关键环节

重点任务

任务指标

完成进度

存在问题

成效亮点

现代种业

 

 

 

 

 

养殖基地

 

 

 

 

 

加工产业

 

 

 

 

 

特色品牌

 

 

 

 

 

“互联网+”现代渔业

 

 

 

 

 

产业融合平台

 

 

 

 

 

质量安全监督

 

 

 

 

 

其他

 

 

 

 

 

填表说明:“重点任务”是指各设区市编制的“百亿产业链”培育实施方案所安排的重点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