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0123-3000-2023-00020
- 备注/文号:泉海渔函〔2023〕16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5-30
蔡明显代表:
《关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村文旅产业的建议》(第1126号)收悉。我市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自然景观、山海资源、历史文化遗产,乡村旅游前景广阔,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振兴农村经济、增强旅游业发展活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提案涉及大乡村振兴范畴,我局会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就乡村休闲旅游及滨海旅游发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答复如下:
一、规划政策引导
近两年来,我市先后出台《泉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泉州市“十四五”海洋强市建设专项规划》均明确提出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滨海旅游区:打造泉州古城海丝核心展示区,谋划海丝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园区。打通滨海景观道,串联滨海旅游景点,布局石狮、晋江、惠安滨海民宿集聚区,石狮、晋江滨海时尚工旅集聚区,泉港、惠安、泉州台商投资区滨海雕艺文旅集群区,建设一批海洋特色小镇、“水乡渔村”、大型滨海旅游综合体,打造世界海丝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同时,提出做大滨海休闲旅游产业和做优海洋文化创意产业,指导我市海洋文旅产业发展。
二、强化项目带动
(一)打造文旅品牌。2022年我市新增福建全域生态旅游小镇5个、福建省金牌旅游村3个、福建省“水乡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个,福建省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6个,泉州市职工疗休养基地6个,泉州“云端踏青 香约茶园”浪漫赏花之旅和“畅游山水 寻找年味”自在德化之旅2条线路入选文旅部“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二)建设海上牧场。2021年制定《泉州市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行动方案》,全力推进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推动海上养殖与生态旅游相融合,打造现代渔业养殖与海洋休闲旅游相融合的海上田园综合体,已完成筏式养殖泡沫浮球升级改造2.1万亩、改造传统养殖渔排2868口及新建深水大网箱5口,全力推进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2022年我市在省内地市中率先组织编制《深远海养殖发展规划(2021-2030)》,布局151平方公里深远海养殖空间,用于发展大网箱、大台套和养殖综合体平台等深远海养殖。目前惠安、晋江、石狮、泉港海域皆已启动深远海养殖平台建设相关工作。
(三)创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以渔港为龙头、城镇为依托、渔业为基础,集渔船避风补给、鱼货交易、精深加工、休闲观光、渔文化体验为一体,区域产业结构平衡、产业层次较高、辐射效应明显的现代渔业经济区,推动海洋旅游发展、渔业提质增效和渔村振兴。我局指导晋江市、石狮市分别以深沪中心渔港和祥芝中心渔港为依托,创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晋江市已获农业部研究通过;石狮市年底前完成前期工作,提交申报材料。
三、强化资金扶持
2022年,泉州市财政局、海洋与渔业局出台《泉州市市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对滨海旅游(景观建设、提升)、海洋生态治理等海洋经济项目建设和生产的企业给予贴息补助,单笔贷款不低于100万元、贷款时间不低于6个月,按照不高于当年1月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对企业上年以来已付利息给予贴息;对获批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可单项获中央补助2亿元,获评省级以上“水乡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的一次性给予奖励不超过50万元,对新评定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对新评定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10万元。
四、加强文化宣传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2022年征集福建乡村文化记忆丛书之乡情乡恋、乡训乡约故事素材274篇;开展泉州市“乡村文化记忆”主题征文比赛,组织文学爱好者深入挖掘收集泉州乡村中富有当地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特色文化资源;结合各地自然、渔业文化和历史资源,举办石狮祥芝渔民文化节暨开渔仪式、泉港峰尾渔业文化节、惠安崇武鱼卷文化节、晋江南江村鲍鱼文化节、渔村妈祖信仰等特色渔业节庆活动,实现民俗文化、生态环保和休闲旅游融合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和沿海相关县(市、区)政府,共同推动泉州沿海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升基础设施。积极配合国道G228泉州段滨海风景道建设提升,石狮段串联湿地公园、古浮湾、祥芝渔港、五堡哨所、军事公园、红塔湾、黄金海岸等资源,台商投资区海湾大道串联八仙过海、玉沙湾、半月湾、月亮湾等优质海湾景点以及百崎湖、浮山湖、洛阳江入海口等天然湿地资源,形成滨海风景廊道。持续推进海上牧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推动海洋旅游发展、渔业提质增效和渔村振兴。鼓励沿海县(市、区)提升滨海旅游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滨海风景廊道,完善标识系统,增设休憩驿站,开通旅游公交专线,提升滨海景观通达性。
二是提升旅游产品。抓紧出台《泉州市“文旅+”2023年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发展乡村旅游具体抓手和措施。持续做强金牌旅游村、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品牌,打造成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法石海丝历史街区保护和蟳埔民俗文化村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石狮十里黄金海岸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集聚休闲商业业态。
三是强化文化赋能。联合《泉州晚报》开展“乡村文化记忆”征文比赛,编辑制作乡村文化振兴宣传视频。结合各地的渔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海洋文化节庆活动,积极开展“文化赋能+渔旅融合”系列活动,筹建渔村文化展示馆,保护渔村传统产业文化,建设提升一批渔业(海洋)文化公园,拓展延伸休闲渔业产业链。
四是加强主题营销。办好四季节庆,擦亮“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品牌。依托石狮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等滨海民俗节庆品牌,策划休闲度假旅游线路产品。实施“世遗泉州”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工程,以22个遗产点为核心,串联山海线路、美食等,开发编制百条主题游、百条本地游、百篇自由行攻略。加强与携程旅游、同程旅行等主流OTA在线旅行商以及网络大V合作,打造网络“爆款”,不断提高城市曝光度、增强知名度。
衷心感谢您对乡村休闲旅游和滨海旅游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王松青
联 系 人:林燕梅
联系电话:22281302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2023年5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市政府督查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