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0123-0000-2023-00016
    • 备注/文号:泉海渔函〔2023〕10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5-25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85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时间:2023-05-25 10:15

    李建筑代表:

      《关于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壮大泉州滨海旅游产业的建议》(第1085号)收悉,该建议由我局会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应急管理局办理。现将有关办理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

      全市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498公里,海洋资源丰富,为我市发展海洋经济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市发展休闲渔业、壮大泉州滨海旅游产业提供了可能性。

      (一)加强规划引导

      2022年我市相继出台《泉州市“十四五”海洋强市建设专项规划》和《加快建设“海上泉州”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深化“渔业+文旅”,以特色渔业民俗、民宿体验为基础,建立渔业主题文化产业园区,丰富渔旅结合模式,推进休闲渔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休闲渔业品牌;要积极发展渔村风情和渔家民俗体验、海钓休闲、海洋运动等滨海旅游精品项目,加快发展休闲渔业。

      (二)推动产业发展

      1.提升滨海旅游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滨海旅游,沿海县(市、区)不断丰富滨海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沙滩运动等海洋旅游产品,通过招商引资、产品建设、优化配套,取得一定成效。2021年八仙过海欧乐堡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2年八仙过海旅游度假区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成为泉州最具人气的滨海度假目的地之一。今年春节以来,“闽南美好生活嘉年华”活动推出的蟳埔簪花兔艺术装置深受市民游客欢迎,赵丽颖簪花围造型进一步带旺蟳埔村旅游人气,成为环湾中央活力区新的滨海旅游打卡地。

      2.发展深远海养殖+旅游。2022年我市出台《深远海养殖发展规划(2021-2030)》,布局151平方公里深远海养殖空间,用于建设深远海养殖设施平台和深水抗风浪网箱,可融合发展旅游项目。目前,惠安县深海智慧渔旅养殖项目已开工建造。该养殖平台配置自动化投喂设备、机械化起捕设备、网衣清洗设备、养殖鱼类与环境监测设备等以实现智能化深海养殖,同时平台可作为管理基地辐射渔场。此外,平台宽阔的甲板空间和稳定的主体结构,可搭载海景客房、办公室、会议室以及智慧渔业中心等旅游功能舱室,作为开展海洋科普、海上休闲观光、垂钓、餐饮等活动的旅游平台。

      3.创建省级“水乡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近年来,我局积极推动休闲渔业产业建设,在休闲、食用、科普、观赏等功能上进行挖掘,开展与农业、林业、园艺等其他产业的组合,促进渔业内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至2022年,全市先后获评省级“水乡渔村”25家,2022年泉州市休闲渔业产值19858.13万元,同比增长545.72%。

      4. 发展休闲海钓产业。把旅游﹑观光﹑娱乐、运动、渔事体验等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有机结合,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配置,建设休闲海钓示范基地1个(晋江深沪休闲海钓基地)。计划于6月底报市政府印发《泉州市环泉州湾海域休闲海钓渔业船舶管理办法》,把休闲海钓产业作为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推进渔业供给侧改革、促进渔民就业增收和实施渔村振兴的新兴产业。

      5. 创建渔港经济区。建设以渔港为龙头、城镇为依托、渔业为基础,集渔船避风补给、鱼货交易、精深加工、休闲观光、渔文化体验为一体,区域产业结构平衡、产业层次较高、辐射效应明显的现代渔业经济区,推动海洋旅游发展、渔业提质增效和渔村振兴。目前晋江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已获批,我局正指导石狮市加快前期工作,尽快向上申报。

      (三)完善监管体系

      1.健全完善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监管。2022年5月,依据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法定义务,市委、市政府下发了《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意见》(泉委发〔2022〕6号),渔业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职责已经全面明晰。2022年6月,市应急管理局(安办)提请市安委会并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下发了《关于调整泉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泉安委〔2022〕7号),在市安委会下设渔业安全专项委员会,专门负责组织协调涉海涉渔相关部门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组织开展渔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定期分析研判渔业安全生产形势并研究落实安全生产防范举措。

      2.推动落实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市应急管理局(安办)每年提请市安委会向涉渔相关部门下发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内容,并于2020年至2022年组织涉渔相关部门开展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工作,发挥渔业安全专项委员会作用,推动涉渔相关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加强沿海渔船特别是乡镇渔船安全监管,查摆并整改一批安全生产隐患,落实安全风险管控举措,严厉打击渔业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净化渔业安全生产环境,严防事故发生;每年开展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将涉海涉渔相关部门和沿海县(市、区)落实渔业安全监管工作职责情况纳入考核重要内容,对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的,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推动渔业安全监管落实落细落到实处。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您提出的意见建议,积极将其转化成为我市滨海旅游发展的具体工作举措,并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推动休闲渔业产业。在深远海养殖平台建设和海洋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配套建设观光摄影、休闲垂钓等基础设施,打造集滨海旅游、海鲜美食、渔家体验和文化创意于一体的产业链,发挥现代渔业携手渔旅融合的叠加效应,聚力打造渔区乡村振兴蓝色增长极。继续推动休闲海钓产业发展。启动《泉州市休闲海钓区域规划和渔船发展容量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积极对接指导有意向的投资主体进行项目策划和投资。继续推动县级申报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相关工作。

      (二)提升基础配套。积极配合国道G228泉州段滨海风景道建设提升,台商投资区海湾大道串联八仙过海、玉沙湾、半月湾、月亮湾等优质海湾景点以及百崎湖、浮山湖、洛阳江入海口等天然湿地资源,石狮段串联湿地公园、古浮湾、祥芝渔港、五堡哨所、军事公园、红塔湾、黄金海岸等资源,形成滨海风景廊道。鼓励沿海县(市、区)提升滨海旅游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滨海风景廊道,完善标识系统,增设休憩驿站,开通旅游公交专线,提升滨海景观通达性。

      (三)提升旅游产品。加快“水上看泉州、夜游世遗城”、法石海丝历史街区保护和蟳埔民俗文化村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八仙过海欧乐堡、崇武古城、围头战地文化渔村、安平桥、洛阳桥等重点滨海旅游景区,推动惠安崇武镇、石狮十里黄金海岸创建旅游度假区,集聚休闲商业业态,招商建设一批高品质滨海度假酒店和民宿,培育滨海旅游市场增长动能。以省级水乡渔村基地创建为抓手,充分利用渔港风光、渔业文化等资源,整合海岸渔家乐、渔文化等渔事体验,积极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水乡渔村”休闲示范基地。

      (四)加强主题营销。办好四季节庆,擦亮“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品牌。做热石狮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晋江围头七夕返亲节、南安郑成功文化节等滨海民俗节庆品牌,设计串联精品休闲度假旅游线路产品。加强与携程旅游、同程旅行等主流OTA在线旅行商以及网络大V合作,打造网络“爆款”,不断提高城市曝光度、增强知名度。

      衷心感谢您对休闲渔业及滨海旅游业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庄慧

      联 系 人:尤俊达

      联系电话:22281505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2023年5月25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市政府督查室。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