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企协同攻关!省级海洋与渔业高质量发展专项科研团队项目组来我局洽谈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示范攻关合作事宜
时间:2025-11-14 19:12 浏览量:
  11月13日,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陈永山教授携国家海洋监测中心、大连海洋大学、泉州水务集团、福建蓝深环保研究院科研团队,来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开展座谈,聚焦海水工厂化养殖尾水治理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以校地企协同模式探索绿色养殖新路径,为泉州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座谈中,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首先全面介绍了泉州海水养殖发展现状,从养殖区域的空间布局、主导养殖品种的产业规模,到主流养殖模式的应用成效,以及近年来尾水治理工作的推进节奏,包括关键举措落地情况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技术对接提供精准的产业背景参考。

  陈永山教授代表科研团队,重点分享海水工厂化养殖尾水综合治理的核心技术成果 —— 以“菌藻共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BAS-DMBR)” 为核心的集成技术体系。该技术通过创新融合硫自养/混养反硝化、菌藻协同净化、残饵粪便资源化发酵三大关键工艺,既能高效实现养殖尾水的脱氮除磷,满足达标排放要求,又能同步完成废水、废气、固废的 “三废”协同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在保障环保效益的同时兼顾产业实用性,目前已具备成熟的研究基础与广阔的示范推广前景。

  双方围绕技术落地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度研讨:从泉州不同养殖场景的技术适配性、示范项目的选址与实施方案,到后续推广中的成本控制与运维保障,逐项梳理关键环节,最终就推动该技术在泉州生产一线的示范应用达成初步共识。陈永山教授明确表示,团队将结合泉州产业实际优化技术细节,力争将这一治理技术转化为推动当地水产养殖绿色转型的 “实用工具”。

  作为泉州重点推进的现代化水产养殖方式,工厂化养殖正面临国家与地方排放标准持续收紧的行业要求,尾水治理已成为产业升级的 “必答题”。此前,泉州已在全省率先出台《泉州市水产养殖尾水标准化治理技术方案》,构建起标准化、生态化的长效治理框架,此次校地企技术对接,既是对现有治理体系的科技升级,也为后续更多先进技术落地搭建了协同合作平台。 

  下一步,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联动,依托泉州师院的技术研发优势与泉州水务集团、福建蓝深环保研究院的产业转化能力,加快筛选引进经济可行、治理高效的尾水处理模式,推动养殖尾水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切实以科技赋能泉州水产养殖业迈向绿色、高效、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