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波斩浪四十余载,海上救助砥砺初心
时间:2024-03-11 15:49 浏览量:

  “行船走马三分命”,大海养育了渔民,但它的深邃莫测也一次次考验着渔民。茫茫大海,再大的渔船都犹如一叶扁舟,遇上什么事故,守望相助变成了渔民们最好的选择。

  晋江深沪镇后山社区的陈茂界是个海边生海边长地地道道的渔民党员,他13岁开始与大海打交道,从船员到船长,从小竹排到钢质渔船,从小在海上各种恶劣天气海况下‘讨生活’,陈茂界熟悉大海,就像熟悉深沪镇上的每条街巷和每户人家一样。哪边的礁盘好避风,多大的礁盘能开进多大的渔船,他心里清清楚楚。

  熟悉陈茂界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侠肝义胆、敢作敢为的硬汉子,每有渔民遇险,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来救人。“我是渔民,也是党员,参与海上救助我义不容辞!”,陈茂界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行船四十余载,陈茂界救助海上遇难遇险的渔船30多艘,帮助渔民挽回损失1.6亿元左右,被授予“福建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的渔船多次被省、市评为“海上救助先进单位”。

  初心如磐,投身海上救助当先锋

  走进陈茂界的家,客厅墙上挂着的20多面鲜红锦旗特别醒目,“无私援助,情长意深”“艺德尚力行,技高且胆赤”,一字一句,饱含被救者的感激之情。

  1993年8月的一个大台风来袭之前,惠安一艘渔船准备返航时,船主机尾轴断裂失去航行能力,船体在巨大风浪中飘摇,情况十分危急。本来已经返航的陈茂界得到这个消息后,顶着狂风巨浪,果断调转他驾驶的闽晋渔05778号船直奔东北海域,在海面上紧急搜寻了4个小时,终于找到涉险渔船,用拖带缆绳拉着遇险渔船往东山港方向驶去。缓慢前行中,台风中心夹着狂风暴雨一步一步向两艘渔船船逼近,风力由7、8级增强到10级,两艘渔船在巨浪滔天中艰难前行,缆绳受强风影响先后断开3次,陈茂界凭借丰富的航行经验当机立断,立刻转向广东方向行驶,历时一天一夜,两艘船穿越风雨艰难到达汕头港,最终化险为夷。

  2000年4月,厦门的一艘渔船在作业时因渔网绞入推进器内致船抛锚海上,当船长通过对讲机发出求救信号,附近海域无人响应之时,陈茂界义无反顾放弃生产的大好时机,毅然砍断正在作业的网绳,将价值几十万余元的网具和鱼获丢弃于海中,他说:“鱼获不要了,先救人!”,驾船以最快航速向事发海域全速前进,并使用拖带缆绳把求救渔船拖回厦门港口,全程历经8小时。

  2013年7月,第七号超强台风“苏力”正面袭击福建及浙江附近海域,晋江一渔船因主机齿轮箱机油泵故障失去航行能力,船上有渔工合计23人,千钧一发之际,还是正在回港路上的陈茂界和他的05778号船,迅速掉头逆风行驶,赶赴现场展开援救。同样的风雨交加和电闪雷鸣,茂界和他的05778再次乘风破浪拖着涉险渔船经过36小时的奋战,把渔船拖到浙江省玉环县渔港,挽救了23条鲜活的生命。

  这样的故事从九十年代开始到现在,有太多太多……

  踊跃捐助,热衷公益事业勇担当

  多年来,陈茂界还热心公益事业,以尊老敬贤、捐款助残、扶贫帮困、修桥造路等各种方式传递爱心。陈茂界说,“我以前也是穷苦渔民,多多少少对社会做一点贡献比较有意义”。爱人者,人恒爱之。作为连续四届当选深沪镇人大代表的陈茂界,他时时走进群众,用心体味民情,听取群众心声,向政府建言献策,积极参与渔业安全管理,助力深沪镇成全省渔业重镇。

  2022年3月,疫情来袭。陈茂界的身影又出现在深沪镇交警中队路口的疫情防控查验点,他每天细致地检查通行的车辆、行人,默默守护着深沪镇。我们党员群众凝心聚力,才能共同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陈茂界如是说。

  抱团发展,抓好安全生产作表率

  每年陈茂界大半时间都在海上度过,在见证着渔业行业的不断变迁后,陈茂界逐渐意识到,靠单一传统捕捞发家致富的路子已逐渐行不通,为改变这一现状,陈茂界决心抱团取暖共谋出路。2010年,陈茂界精心筹备组成晋江鑫盛茂渔业专业合作社,开启渔船组织化生产的先河。合作社的成立一定程度上将安全隐患扼杀在了萌芽期。为了互相照应,合作社的渔船形成固定编组,同进同出,经常保持联络,及时互通信息。由于海上经验足、领导能力强,遇到突发事件处置、渔船纠纷调处,陈茂界总是一马当先,妥善处理。

  在伏季休渔、台风期等,陈茂界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平台和纽带作用,多次召集船长及重要负责人座谈,就渔业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和交流。他们还成立微信群,及时分享海洋捕捞、天气预报等信息,遇到设备故障等情况时及时请求附近船舶帮助救援。

  合作社运作多年来,从最早的4艘船舶,再到如今的8艘大中型灯光围网船舶,并逐渐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行制度上墙,如今,陈茂界家二楼办公区域墙上挂了一排渔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渔民来我家培训交流时,我会督促他们增强制度意识,真正把规章制度落实到位。”陈茂界表示,只有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监管,才能有效防范渔业安全生产事故。通过抱团发展,合作社不仅让渔业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压实,管理进一步规范,而且帮助渔民提高了收入,实现产业增产增收。2013年,该合作社被省农业厅等部门评为省级示范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